这是24开年的第一个项目,主要是协调做一个纯CG汽车系统介绍视频。一月底进组后,就开始在导演、代理商、后期公司和客户之间反复横跳。其实蛮后悔自己以前没有做过项目回顾,过去一年觉得这件事情越来越重要了,毕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复盘。这篇我还是按照时间线简单记录下吧,或许之后每个项目的记录方式也会不一样。
1月22日
因为是从零开始,所以客户会在前期的Brief里告诉我们大致的关键时间节点(包括Aco、Bco和Final Delivery),签完保密协议后,我们会据此让后期公司评估并制定可行的行事历。后期提交的行事历通常包括了需求沟通、数据资料搜集、导演脚本制作、PPM以及三维制作、灯光材质渲染、特效制作、合成以及Mix的时间点。之后,我们内部会再用甘特图盘出一个更合理的时间安排提交给代理商。一般来讲,我们会把后期公司交成果物的日子顺延一天,以防不测,同时也会考虑到节假日、周末这些特殊情况。
这是我第一次从头跟后期,客户给什么、后期公司需要什么、我们能给导演什么都是要考虑的问题。一开始我们有几个零星的CG预设画面,但画面所需要的模型、数据、资料都是没有的,这就需要客户品牌部协调自己内部的技术老师和后期公司进行技术沟通。我们也需要学习技术相关的问题,包括产品的原理、功能、亮点的相关图文、视频等资料。
在前期,和客户/代理商之间也要再进行一次视频沟通,包括沟通客户想要影片呈现的影调、需要体现的技术功能点、以及各个部分之间怎么衔接呈现等。PM真是经验老道,在发给客户的文档里就说明了必须要拿到完整的模型相关数据,才能按预计时间进行视频制作,从源头上规避扯皮风险。
1月23日
今天客户给了一些模型资料,转交给后期公司后反馈模型没有在可编辑的状态。其中有个模型,用了Rhino、Catia、Moi3d、3d Max都没能打开,反正做项目就是在这种小事之间反复沟通磨来磨去。
本来都下班到家了,又被拉着开了个需求沟通会,虽然只是旁听,但也够累人的。这次会议其实是我们主导的,因为视频的影调风格、视频中需要体现的价值点和功能点我们都不知道,需要和客户确认。同时也问客户要了模型数据和技术资料。把这些对完后会议就差不多了。导演迟到了,等我们都离开会议室了才进来,又得把客户说的跟他讲一遍。对完导演后,他在群里发了些视频风格参考,但可能是因为时间比较紧张,PM偷偷跟我们说他找的比较飞,让我们再花时间帮他找一下。
1月24日
今天要给客户提交一些参考片,于是乎就找了一天的汽车功能视频参考,已经头晕眼花了。我一直觉得找参考是件挺难的事情,毕竟要理解好导演和客户的「感觉」才能找个大概的方向,有了这个方向,要想找出好的参考也是大海捞针。我的方法是先定好个概念,然后在Youtube、vimeo或者新片场上广撒网,通常只要找到一个稍微合适的,大数据都会推荐出相关性比较高的。
跟导演和后期公司又开了个会,导演把基本的调性方向定好了,要提报的参考片和一些基本的东西也都定好了。会一结束,我又哼哧哼哧开始做deck,今天把脑力都花在同一件事情上了,脑袋木木的,好歹是搞完了。结果是客户比较喜欢我找的参考片,后期可能就往这个方向去走了。
1月25日
客户给了视频的基本框架和一些资料脑图,同时定了参考片(是我找的一条噢嘿嘿
1月26日
又是开会的一天。因为导演周末要开始写脚本了,所以得需要跟客户交流视频技术点、价值模块和比例分配,只有确定了这些,后续的方向才是正确的。
周末
咦~导演一团乱码,所以这两天就是帮他写/改了文字脚本。
1月29日
现在项目安排好混乱啊,今天导演来了,本来还想和他好好讨教,结果发现他啥也不知道,就连前几天一起开的会议内容说了什么都不清楚,明明我已经把会议纪要很详细写好发给他了。发现他连周末写的copy也没看,对整个项目的内容一问三不知,导致今天我又在帮他干活,耽搁了本来应该去整理模型的活。
另外,客户给的资料也非常之混乱,本来就是汽车相关非常专业的内容,靠我们这群门外汉内部整理出线索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原本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客户直接把技术点和对应的模型提供给我们就好了,现在就是视频框架没定,模型也给得乱七八糟,只能我们自己稍微整理下后,反推客户让他们给我们缺少的模型。真无语。
我们内部也还没对齐该怎么去处理,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非常隔离,总之现在就是一个非常混乱的大状态给到。下午开会的时候,导演一个劲说自己不懂,后面还在我们跟客户开会的时候睡觉了(内心:醒醒啊导演)。
1月30日
导演终于把整个脚本的flow理出来了,感天动地。
1月31日
开会,连续开了四个会,加起来差不多开了三四个小时,开完又整理了脚本。想死,很多方协作的项目没有主导人物的话真的好混乱,救命啊。
2月01日
今天整理模型数据情况,又听了些会议纪要。(腾讯会议的视频转写功能真的蛮好用的…另外,如果是有涉及到模型的会议,一定要让后期公司参与进来进行评估,不然自己很难评估,也很容易被拿捏。
2月02日
导演的脚本已经出来了,内部沟通完之后就约了客户那边的技术老师进行沟通,有点疲惫。导演的效率还是挺高的,想清楚之后做事情很快。有个技术老师回馈很及时,沟通效率很高,还蛮喜欢这种人的。这个项目agency根本没起什么作用嘛。
2月03日——6日
这段时间就是来回反复地过脚本、确认模型。因为同项目组的同事没有一直focus在这个项目里(无法兼顾两个项目),我就在figma里就整理了整个视频的逻辑顺序和技术点,这个还是蛮有必要的。
2月07日——2月18日 春节
春节假期啦!在回家的高铁上修改了一版脚本,听了两个会议之后就没有再忙了。本来还担心春节期间会不会被打扰,但没有,真是万幸。
2月19日
后期公司真是太拼了,春节也没有休息,加班加点出了一版previz,昨天在高铁上又开了一天会,沟通了第一版预览中模型和技术中的一些问题。我主要是整理了一些需要修改的点给后期公司,自己也要理解一遍。
2月24日
第二版Previz。后期老师真是有够辛苦的,通宵干活,但是今天拿到previz我不是很满意,很多明显的错误都没改。导演也提了很多运镜的修改意见,不愧是导演,有的地方看得还是很细致的。提交给客户后,他们又提出修改意见,包括背景音乐的选择。
2月26日
晚上开了两个多小时会,好累。
2月27日
整理会议反馈后发给后期老师,来回沟通,现在就等周五再提交一版本最后的preview。
2月28日-29日
后期公司修改中,无事。
3月01日
交Final Preview,整理客户修改反馈意见。
3月04日
从这里开始,因为我需要全职focus在另外一个项目中,所以另外一个同事full-time介入后我就没有再跟进了。进度已经到了preview结束,审核单帧的状态了。我看了一下,自己的经验果然还是没那么丰富,对单帧的标准没有其他人高,眼也没那么细。
整体盘下来,这次视频的制作流程是:Brief沟通会-脚本制作-1st PPM-FPPM-Previz-CG制作-灯光材质渲染-单帧渲染提交-特效制作-平面合成-Aco-Bco-Mix&Subtitle-Final Delivery.因为制作时间紧张,工作强度也算挺大的。
我这两年有个理解就是:做事就是做人,每个人的做事风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个性,例如散漫、严谨、认真…所以,和优秀的人共事非常有必要,与经验丰富的同事共事能学到很多东西,这次项目合作的两位同事都非常优秀,观察了一下,发现自己太着眼于细节,很多事情喜欢刨根问底,有时候不太能完全理解客户的意思,就会stuck在某个环节。而PM和同事的行事风格都非常果断,沟通能力强,回复消息很及时,知道拿捏分寸,什么该做,什么该拒绝。反而我,有时候会讨好型人格上身。另外,我完全是视觉型的人,很多会议客户哐哐一顿讲,我反应完全follow不了,哎…
慢慢学习吧,形成自己不卑不亢又灵活的处事风格。